王羲之侄儿的行书作品,位列天下第四,乾隆对
那么除了“二王”父子之外,王氏一族还有一位鼎鼎有名的书法大家,他有着媲美王羲之的书法造诣,堪称一代奇才。
此人,就是王珣。
王珣,字元琳,小字法护,琅琊临沂人,东晋时期大臣、书法家,丞相王导之孙、中领军王洽之子,书圣王羲之之侄。《宣和书谱》载:“珣三世以能书称,家范世学。珣之草圣亦有传焉。”
这里是说,王珣三代都是书法家,确实,不论是王导还是王洽以及王羲之,都能够写得一手精美的书法,作为小辈的王珣,自然也不能落下。
相传,王珣曾在睡梦之中,梦见一仙人,授他以如椽大笔,此后他书艺大增,并称:“此当有大手笔事。”后世人们所说的“大手笔”一词,出处其实就在这里。
不过传说归传说,王珣的书法风格,乃是典型的王氏书风,笔力遒劲,态致萧散,妍媚流便,有王羲之的神韵在其中,将魏晋之风骨,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他的笔下有一传世神作,名为行书《伯远帖》。
此作是王珣随意而写的信件,却是书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,寥寥47字却被世人誉为神品,名列天下第四行书!甚至有人评,《伯远帖》比起《兰亭序》都不遑多让,可见王珣的书法功力有多么深厚!
《伯远帖》释文:顿首顿首,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。自以羸患,志在优游。始获此出意不克申。分别如昨永为畴古。远隔岭峤,不相瞻临。
清朝酷爱书法字画的乾隆皇帝,就对这《伯远帖》十分喜爱,他曾让贴身近臣梁诗正,编撰了一部名为《三希堂法帖》的著作,此作包含了历朝历代书法名家的一些真迹。
而此作之所以被称为“三希”,就是因为有着王羲之的《快雪时晴帖》、王珣的《伯远帖》、王献之的《中秋帖》这三件稀世珍宝,所以才叫“三希”!
纵观《伯远帖》,此作写的是怡然自得,从心所欲,笔随心转,任意东西,将晋人那种追求潇洒风流、高情远韵的格调给体现了出来,魏晋风流,正是如此!